反思關於所謂的「尊重」與「包容」
現在的「政治正確」主流,是要尊重孩子的「天賦」,並發現他的「興趣」
這都沒有錯,但是我發現,這些說詞,少了一項最重要的元素:「努力」
少了「努力」這個元素,不管一個人天賦在高,都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。每個想成為籃球大帝 Jordan 第二的人,有多少有去實踐它當年的努力?已經身故的 Kobe 更有一句名言「你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?」
(不過我看過不少次凌晨四點的台南市XDDD)
最近跟不少教育工作者交流,發現這個缺乏努力的問題太普遍了。
學生:我喜歡打球,想要當職業球員
那你願意五點爬起來練球嗎?
學生:.............
學生:我的興趣是跳舞
那你願意每天練舞練三個小時嗎?
學生:............
我的興趣是打電動
OK,那你願意每天練八個小時的遊戲嗎?
依此類推
我也爬過天梯,我明白天梯頂端的玩家,都是強到爆炸,更明白他們到底投了多少時間在遊戲裡面。為了一個微操,可以重複重複再重複。這種毅力,我可沒有XD。所以在天梯被虐,真的只是剛剛好。
================
因此,我自己實踐的模式是(這也是書上教的,研究支持的辦法)
「稱讚努力」,而不稱讚「天賦」
例如
鋼琴彈得很好 :
你很棒,你很努力練琴了(O)
你音感很好、音樂天賦很好(X)
考試考很好:
你很努力,這樣很好(O)
你好聰明!(X)
依此類推
天賦、興趣,當然重要
但是少了「努力」,那就會什麼都不是.......